中国队与伊朗队的比赛日,如期而至。
这场C组的收官之战,也是决定小组头名的关键战役,从一开始,就被整个亚洲的媒体,渲染上了浓重的火药味。
如果说,中国队的前两场比赛,还是牛刀小试。那么这一场,面对统治了亚洲篮坛近十年的传统霸主伊朗队,才被认为是,真正的试金石。
赛前,伊朗媒体的报道,充满了卫冕冠军的自信和一丝不易察察的傲慢。
《黄金一代的最后一舞,将从击败挑战者开始!》
《哈达迪:我们尊重每一个对手,但胜利将属于伊朗!》
《年轻的天才需要时间成长,但亚洲篮坛,现在依旧是巨人的天下!》
他们的报道,不像韩国媒体那样,充满了无脑的叫嚣和挑衅。而是一种,基于过往荣誉和绝对实力,所带来的,居高临下的自信。
他们承认林风的强大,但他们更相信,自己球队的经验,和那个无所不能的,亚洲第一中锋。
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哈达迪在赛前,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林风这两场的惊人表现时,这位身高2米20的巨人,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是个很棒的年轻人,非常有天赋,我看了他的比赛,他让我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哈达迪的开场白,听起来像是一个长辈,在点评一个优秀的晚辈。
“他在夏季联赛的表现,我也听说了,很了不起。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过来人的教诲,“FIBA的赛场,亚洲的赛场,和美国的赛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空间更小,对抗更激烈。”
“尤其是在内线,”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发出了“砰砰”的闷响,“这里,是属于我们这些大个子的战场。那个年轻人会学到这一点的。这对他未来的成长,有好处。”
哈达迪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他既“夸赞”了林风,又不动声色地,将自己,摆在了更高的位置上。
言下之意很明显:小子,你很不错,但这里是我的地盘,你还得,交学费。
这番言论,迅速传回了华夏国内,立刻在球迷群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靠!哈大帝这话也太装了吧?什么叫‘让他学到一点’?搁这当老师呢?”
“虽然听着不爽,但他说得也确实有道理。哈达迪在亚洲内线的统治力,是真的BUG。下一场,咱们的内线,压力太大了。”
“怕个毛!我们有林神!哈达迪防不出来,林神直接用投篮把他射成筛子!”
“没错!时代变了,大人!现在是小球时代了!你个傻大个,跑都跑不动,还想统治比赛?”
国内的球迷论坛上,充满了紧张,期待,和一丝丝担忧。
这是中国队在本届亚洲杯上,第一次,在赛前,不被舆论,一边倒地看好。
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
……
当晚,亚洲购物中心体育馆,座无虚席。
比赛还没开始,现场的气氛,就已经炽热到了顶点。
一边,是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喊着“中国队加油”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
另一边,是穿着绿色球衣,同样人数众多的伊朗球迷,他们敲着战鼓,唱着歌,气势上,丝毫不落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