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皖南计划彻底失败(1 / 2)

........。

皖南危机只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分线,不太重要,所以我简单的讲一下。

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和湘军猛将鲍超干了一仗,未打出胜负,天降狂雨,鲍超退至景德镇与左宗棠汇合。

几天后,杨辅清带领太平军猛攻景德镇,结果一连攻了十余天都没有拿下景德镇,反而陷入了粮草危机。

当辅王杨辅清在攻打景德镇的时候,各路太平军在安徽或者江西同时作战,这两省打成了一锅粥。

就连曾国藩也派军前往,帮助左宗棠抵御太平军。

虽然太平军将安徽和江西打成一锅粥,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差,另外几路太平军压根儿没有取得进展,要么陷入苦战,要么停止不前,要么与清兵对峙。

......

太平天国奉王刘官芳部遇到清兵阻击,他硬着头皮一路往前推,终于攻到祁门。

他打到祁门可以说是费尽的千辛万苦队伍已经减员过半。

结果祁门湘军将领唐义训联合楚军将领王文瑞在祁门外围的花桥虚张声势,声称五万大兵压境,并制造出几路围攻刘官芳的假象。

当时消息不灵通,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消息堵塞,再加上刘官方带领一路队伍打了好几场仗,感觉周围青妖越打越多,他断定周围必定有青妖主力存在。

再加上清兵虚张声势搞得刘官芳惶恐不安,他害怕被清兵围住,所以他带兵首先撤退了。

大家记住一个节点,太平军皖南南下江西,入浙江的大战略,并不是说战场发生只在江西,他是同时发生在安徽和江西两个地方。

甚至浙江也有战事。

所以当时太平军主要在安徽,江西打仗。

........。

奉王刘官方撤了,杨辅清在景德镇陷入苦战,而黄文金以及其他几个将领不是被清军阻击,就是为了保存实力不愿作战。

要么各王之间不和,不愿意出手相助,反正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花心思。

太平军将领就是这个屌性, 如果随便拿出一个将领出来单打独斗,可以说是员猛将是个狠人,敢于与朝廷同归于尽。

可一旦众王合作,那就不得了,不是你跟我不和,就是我跟你不合 ,要么我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不愿意拼实力,要么就是你不愿意凭实力。

反正大家一起合作,又没有一个能服众的人领导,那就犹如一盘散沙,能打得赢才怪。

最后被清兵各个攻破。

其实这种情况是人心的问题,也是太平天国制度了大错的问题。

终归究底太平天国昏庸的天王洪秀全封王制,封地制出了大问题。

他给每个王册封了一个封地,以后这个封地就是你的,你守好就行。可一旦外出作战,离开自己的封地,去帮别人打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那谁愿意出力呢?

倘若清兵攻打自己的封地,别人也不来帮忙,自己又守不住,那又会出现问题!

所以太平天国后期管理一片混乱,才让清兵有机可乘。

........

太平军实行的皖南计划,几路人马推进战事一直未取得进展,直到杨辅清的太平军队伍在深夜被左宗棠派出的清兵偷袭,恶果才显现。

这场偷袭导致杨辅清的营房被烧,粮仓被毁,手下太平军也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