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感觉妈有这时间还不如歇会。
“咱不长做这个营生。”
“那妈还折腾这个干啥?”
“你章亮大哥种出来的蜜薯没人收,农科院那帮教授,光会研究不会卖,这蜜薯,其实就是没打开市场。人家帮上咱们了,咱们也投桃报李呗。”
“再一个,咱家隔壁你吴婶,孙子也送去上学了,她天天在家闲着也挺寂寞的,那天她听说咱家要搬走,哭得我心里挺不得劲儿。”
“还有你赵大爷,干巴巴的一个人,我瞅着他一天在家闲的转磨磨,五脊六兽的。他俩应该也想干点啥,但没那么多本钱。”
“卖烤红薯时间上、地点上都比较灵活,啥都不耽误。他们要是愿意干,这活就给他们干。”
老三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妈,你咋这么善良呢……”
黄玉珍从炉子里掏出一个烤红薯给他,“去去去,别搁这煽情。”
不到一天的时间,章亮送过来的蜜薯已经用掉三分之一了。
商业街来往的人多,他们这个位置是好几个厂上下班的必经之路,附近还有学校,生意比她想的还要好。
就这,还有没买到的呢。
“婶子,我想买给我对象尝尝,明天还在这卖红薯不?”
“你都盯上明天的了!我今天都没买到!”
“是啊,婶子,明天多烤点呗!”
没买到的人还不少,于是商业街有家烤蜜薯超好吃的事情,已经通过来往的工人和学生们传开了。
隔天黄玉珍又去了趟章家。
杨美玲吃惊不已:“三百斤,这么快就卖完了?”
“卖完了,我琢磨着这回直接买一千斤回去,章亮要是不方便送,我自己过来拉也行。”
“就让章亮给你送,农科院有车,省得你们还得找车。黄姐,你也太厉害了,章亮一直发愁,不知道这些蜜薯怎么处理呢,别人种的都是高产红薯,他这个水了巴嚓,供销社都不收!”
杨美玲一脸嫌弃。
黄玉珍笑道:“太好了,别的地方不收,那就都卖给我吧,我还愁不够呢!”
“姐,你们这是帮我们的忙!”
这显然解决了两口子一个难题。晚上,章亮就把一千斤红薯送到了大杂院。
赵大爷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过来看热闹。
“小黄,咋买这老些地瓜啊!”
黄玉珍晚上特意给大院邻居们留了几个烤红薯,分给赵大爷,问:“您尝尝好吃不?”
蜜薯软糯香甜,赵大爷眼睛一亮!
“好吃!你整这老些,是要卖啊?”
黄玉珍笑眯眯的,低声说道:“进货6分钱一斤,一个烤地瓜卖两三毛,一天卖上一百多斤,您觉得有得赚不?”
赵大爷在心里粗略一算,一本正经地点头,“有得赚,太有得赚了!你就是直接卖生的,那利润也不少了!”
黄玉珍点头,这样的蜜薯只有她有,等市场看到这蜜薯的好了,她完全可以直接倒卖生蜜薯。
“大爷,您想卖烤红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