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需详述作战经过,突显圣上天威、大王英武、将士用命,亦要写明张监军督导之功。对于逆酋处置、战后安排等,可先陈明已采取之措施,并恳请圣上圣裁,以示尊崇。”
李倚听罢,深以为然:“兴绪思虑周详,便依此办理。安民、揽才、通告、报捷,四管齐下。仁厚负责军务城防,兴绪总揽政事安抚,监军,”他看向张承业,“这报捷文书,以及后续与朝廷的沟通,还需监军多多费心。”
张承业微微躬身,尖细的嗓音带着一丝满意:“大王放心,某分内之事。定将西川大捷之情状,详实奏报圣上,不使大王与将士之功,有丝毫埋没。”
方针既定,整个临时政权机器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迅速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一队队士兵精神抖擞地押送着粮车,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这些粮车满载着救命的粮食,驶向受灾的坊市。百姓们眼巴巴地望着粮车,眼中闪烁着渴望和期待。
医官们忙碌地在临时搭起的棚舍中救治伤患,他们手法娴熟,动作迅速,尽力缓解伤者的痛苦。伤者们躺在简陋的病床上,呻吟声此起彼伏,但在医官们的悉心照料下,他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希望。
安民告示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贴满了城门口和十字街头,引得无数百姓纷纷围观。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争相阅读告示上的内容。
告示上的文字简洁明了,传达了临时政权的政策和措施,让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许多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希望,他们相互议论着,眼中的忧虑逐渐被喜悦所取代。
与此同时,求贤的公文也被快马加鞭地送往各地。这些公文如同一只只信鸽,飞越千山万水,将临时政权对人才的渴求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各地的有识之士们看到公文后,纷纷心动,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好机会。
而那份宣告成都光复、勒令诸州归顺的檄文,则如同惊雷一般,迅速传遍了西川的每一个角落。
檄文的言辞犀利,气势磅礴,让人读来不禁为之振奋。
它向人们宣告了成都的解放,也向那些还在观望的州郡发出了最后通牒。